• 11947阅读
  • 0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为脱贫攻坚注入强劲动力 ——靖西市探索党建“三链”模式推动产业发展
发于2020-08-24 我有话说评论

   党建活水浇开产业发展之花。近年来,靖西市注重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围绕水果、桑蚕、烤烟、养殖“三种一养”产业布局,通过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三链”模式,牢牢把握产业促脱贫致富这一突破口,持续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夯实产业基础——一个支部带起一个产业

  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就是推动产业大发展的核心力量。

  “党支部牵头成立合作社,把资源整合起来,由合作社经营管理,管卖不用愁,投入劳力的还能得到务工费。”靖西市壬庄乡把择村群众杨加农谈到参与合作社经营的好处时眉开眼笑。

  在后援单位靖西市委组织部和乡党委的指导帮助下,把择村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由支部统筹动员群众流转土地、引进果苗,对接公司提供技术服务,建成百叫屯800亩的水果(W·默科特)中心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全村8个自然屯188户种植水果2200亩,产业覆盖全村近80%农户,精准带动164户贫困户663人脱贫。

  近年来,靖西市把发展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产业助脱贫的重要抓手,通过“支部+”模式,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全力抓好合作社组建和作用发挥。该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由2017年的250个发展到目前的544个,使县级“5+2”特色产业贫困户覆盖率达93.4%,打牢了群众脱贫的基础。

  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激发产业发展活力——一名党员带动一群人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就是带动群众致富的领军人物。

  “支部引领,以合作社作为平台,就能把干部群众凝聚起来,更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群众增收致富。”靖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农碧欣说。

  靖西市强化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772名,选聘了科技特派员59名,安排11600名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推动人、财、物下沉到村屯、贫困户,为合作社发展献计出力。

  该市建立了“三联三培”工作机制(干部联村、村干联屯、党员联户;每两年至少把1名致富能人培养成党员、把1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人、把1名党员致富能人培养成村干部或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387人,其中党员占60%以上。

  南坡乡南坡街村党组织书记黄文学,建立“农家课堂”传授种桑养蚕技术,带领布隆屯全屯100多户发展桑蚕1500多亩,实现该屯人均养蚕收入3000元。把党员聚集在产业链上,激活产业发展活力,把党的组织优势变成产业发展的优势、脱贫攻坚的胜势。

  让群众富在产业链上,释放产业红利——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

  做大做强一个扶贫产业,就能提升一个地区的造血功能,就能带动一方贫困群众致富。

  靖西市紧紧围绕“三种一养”产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延伸产业链条,逐步释放产业红利。让群众在产业链上,积极发展产业谋“路子”,提供劳力赚“票子”,流转土地收租金,通过参与产业发展富起来。

  禄峒镇大金村万头母猪繁育基地的101名务工群众(其中46人为贫困户),仅工资收入就达每人每月3000元以上;配套种植的500亩百香果园吸纳30名劳动力,每天工钱150元/人;此外,群众还能通过企业猪仔代养回收、土地流转租金等获得收入,共惠及70名贫困户。

  类似的例子,在靖西不胜枚举,让人处处都能感受到发展产业促脱贫致富的强劲动力。安德镇三灵村个乐屯全屯群众种植水果800多亩,并注册了“个乐无害脐橙”商标,让该屯群众每年人均增收3000元。同德镇意江村专业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烤烟950亩、百香果370亩,覆盖135户农户。湖润镇峒牌村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佛手瓜苗产业,102户农户每户均增收1.2万元……

  党建“三链”做法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近三年来,全市新发展农村党员872名,35岁及以下的年轻党员占50%,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和号召力更强了。至2019年底,全市累计有120个贫困村脱贫出列,31450户贫困户128075人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的22.6%下降到1.31%,成功实现整市脱贫摘帽。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