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7331阅读
  • 0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重磅规划发布!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未来要这么建设→
发于2021-12-05 我有话说评论

重磅规划发布!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未来要这么建设→ - 靖西网
(内容很多,请慢慢看)
重磅规划发布!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未来要这么建设→ - 靖西网
▲欣欣向荣的百色。

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总体规划
2021—2030年)
前 言

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强调,广西要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广西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向海经济,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办好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以下简称试验区)是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化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是西南边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广西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构建全面开放发展新格局的先手棋和排头兵。建设试验区有利于加强与东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合作,加快建设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有利于推动试验区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形成西南中南地区新的增长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有利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有利于加快边境地区城乡建设,促进稳边安边兴边。

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的批复》(国函〔2020〕34号)、《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2015—2025年)》、《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开放〔2020〕618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有关文件精神,为全面推进试验区高质量建设,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范围为百色市12个县(市、区),规划面积3.63万平方公里,规划期为2021年至2030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基础条件

试验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覆盖百色市全域,常住人口357.15万人,与越南高平、河江省接壤,边境线长359.5公里,拥有龙邦、平孟2个国家口岸和7个边民互市贸易区(点)。百色市是我国与越南接壤面积最大的设区市和对东盟国家开放合作重要前沿,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是西南中南地区通往中南半岛、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通道。百色市也是左右江革命老区、后发展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资源富集区,是广西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区域。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百色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要成就,从传统农业地区转变为现代工业城市,从交通末梢转变为区域交通枢纽,已经发展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边境开放城市。2020年经济总量位居广西14个设区市第7位,“十三五”时期,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7%。铁路通车里程804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840公里,机场航线通达10个国内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百色市是国家“西电东送”重要基地和十大有色金属矿区之一,2020年实现铝产业产值705.9亿元,形成了“以铝为主,多业并举”的工业新格局。百色市是全国重要的“南菜北运”基地和亚热带水果、国家商品粮、优质蚕茧等特色农产品基地,芒果种植面积全国第1,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数量、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油茶种植面积均居广西首位。百色市是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之一,辖区内有5个县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百色市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族文化旅游和健康养生资源丰富,是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色市是广西对外人文交流重要基地,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干部学院在面向东盟的人才教育培训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试验区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大于挑战。

从机遇看,《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签署,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加快打造,澜沧江—湄公河、大湄公河等次区域合作水平不断提升,国家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有利于试验区向南深化和拓展与东盟乃至RCEP其他成员国的合作,向北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和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广阔内陆腹地的融合发展,向东加快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并与北部湾城市群、海南自由贸易港联动发展,向西携手云南省加强与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合作。国家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加大对边境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类型地区的支持,有利于试验区在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兴边富民行动上发挥示范效应。

从挑战看,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加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进,试验区开放合作外部环境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出边出省大能力通道较少,邻国与试验区对接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和口岸配套设施建设滞后,试验区作为中国西南地区至中南半岛直线距离最短的国际贸易物流通道地位尚未凸显。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等高水平开放合作平台缺乏,对外开放支撑载体建设亟待加强。铝资源消耗过快,接续替代产业发展滞后,高耗能、传统产业占比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发展不足,转换发展动力还处于爬坡过坎阶段。高层次人才紧缺,基层人才短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

第二章 总体要求

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突出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聚焦制度创新,统筹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边境地区要素集聚,打造沿边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在边境民族地区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中发挥先行示范作用。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努力将试验区与东盟国家特别是与越南合作的独特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以全面开放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快拓展全方位开放合作,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推动产业深度开放合作、构建沿边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跨境合作、开展人文交流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努力将试验区建成我国与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稳边安边兴边模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打造新时代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城市,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新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全域试点,分步实施。着力提升试验区全域开发开放的整体竞争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发展模式创新,强化协同推进,以核心区域为牵引,建设重大平台和支撑项目,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有力有序有效推进试验区建设。

——突出优势,错位发展。既要深刻理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推动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原则要求,又要准确把握试验区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走出一条符合试验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保护生态,绿色优先。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双向开放,内外统筹。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融入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促进中国—东盟开放合作,对接自由贸易试验区,把独特区位优势更好转化为开放发展优势。

第三节 战略定位

我国与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主动落实《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更好发挥试验区在共建“一带一路”,澜沧江—湄公河合作、大湄公河等次区域合作、“两廊一圈”合作中的独特优势,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中国(百色)—中南半岛国际陆路大通道建设,提升全面经贸合作水平,打造联动周边、面向东盟和RCEP成员国的“一带一路”合作新平台。

辐射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产业资源基础优势,加快延链补链固链强链,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产业融合对接,加快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等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着力打造区域性绿色制造中心、优质农产品供给中心、休闲旅游康养中心、右江河谷城乡一体化示范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等平台,推动铝产业等传统产业升级发展,壮大现代农业、健康养生、跨境旅游、林业等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打造成为西南中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

稳边安边兴边模范区。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着力建设一批抵边新村、特色城镇,加快打造边(跨)境经济合作区等一批高水平开放平台,开展边境贸易、跨境金融、跨境劳务、跨境旅游等一批创新试点,壮大“边贸+”等一批特色产业,打造与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沿边经济带。进一步完善边境基础设施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扎实改善民生,加强边界管理,巩固民族团结,不断创新稳边安边兴边的路径、模式和机制。

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重点,以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为途径,建立健全与试验区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努力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开展绿色矿山、森林经营、流域补偿、水权管理等领域探索先行先试,鼓励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和碳汇权益交易试点,加强与东盟开展生态环境保护跨境合作,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打造绿色发展合作的典范。

第四节 发展目标

2025年,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以上,财政收入超过200亿元,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开放合作深度拓展,创新试点活力全面迸发,营商环境与国内先进城市接轨,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成为西部、沿边地区扩大开放的新典范。

——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开放型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制度性交易成本明显降低,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建成一批创新平台载体,开放创新合作水平显著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与发达地区接轨的一流营商环境,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加快向试验区集聚。

——开放合作水平明显提升。高标准对接中国—东盟自贸协定“升级版”、RCEP等规则,口岸开放水平进一步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1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基本建成一批跨省经济合作园区、“飞地园区”等产业合作载体,在开发开放中突显“试验田”作用。

——产业集群发展迈上新台阶。铝产业优化升级,全面建成中国—东盟铝产业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和林业、大旅游、大健康、中医药和现代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壮大,初步形成辐射周边的先进产业集群,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

——互联互通设施加快完善。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与周边省市和越南的互联互通水平大幅提升,竣工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工程,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300公里,公路密度进一步提升,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断凸显。

——生态文明示范区基本建成。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各类自然保护地得到有效保护,重点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建设成效明显,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稳步推进,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生态文明示范建设取得新进展。与东盟建立跨境生态环境保护合作机制,边境山川河流等重要生态屏障实现联防共治。

——边境地区稳定繁荣发展。建成一批对边民回流及就地就业创业吸引力强的抵边新村和边境城镇,沿边基础设施大幅改善,村屯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沿边加工产业带基本建成,边境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边民收入稳步提升,沿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边境安全稳定,稳边安边兴边取得新成效。

——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取得显著成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水平持续提升,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区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2030年,试验区开发开放体系更加成熟,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主要指标增速和人均水平高于全区平均水平,重点产业区域竞争力全面提升,基本建成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中发挥示范作用,在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对周边地区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稳边安边兴边模范区全面建成。

2035年,试验区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基础设施通达程度达到西部前列,基本公共服务、人民生活水平处于全区前列,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在我国与东盟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支撑作用。

第五节 空间布局

综合考虑试验区现有发展基础、区域协同水平、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和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突出重点、差异发展、整体推进,着力构建开放引领区、重点开发区、绿色发展区、联动发展轴(以下简称“三区一轴”)全域开发开放发展格局。

重磅规划发布!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未来要这么建设→ - 靖西网

图1 试验区范围及空间布局图

开放引领区。主要包括靖西市、那坡县、德保县3个边境县(市),是试验区对外开放的前沿区域。加强龙邦口岸建设和扩大开放,强化对外开放的核心带动作用。着力构建中南半岛龙邦、平孟西南地区的出边大通道,加强与中越跨境班列、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对接,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建设。着力建设边(跨)境经济合作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综合保税区等重点开放合作平台,发展壮大边境加工装配、保税物流、跨境电商、边境旅游等外向型产业集群,构建优势特色跨境产业链。积极开展跨境劳务、跨境金融、跨境电商、跨境旅游等开放合作试点,提高通关便利化、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重点开发区。主要包括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是试验区产业集聚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点区域。高水平推进右江河谷一体化发展,形成试验区高水平开发的核心区。全面加快百东新区建设,强化核心带动作用。高水平建设右江河谷城镇带,着力推进平果市等副中心城市建设,推进县城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产城融合发展,构建边境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重点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机械制造、现代生物医药、新材料、商贸物流等产业,提升田东石化产业园、平果工业区、新山铝产业示范园等重点园区开放合作水平。

绿色发展区。主要包括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加强对重点生态功能区、重要水源涵养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和自然保护区等保护,积极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推进大生态、大旅游、大健康融合发展,加快桂西长寿养生带、跨省经济合作园区、循环产业园、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等建设,打造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先行区。

联动发展轴。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为突破点,着力打通重庆贵阳百色连接越南的高速公路和铁路主通道,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与开放引领区、重点开发区、绿色发展区有机衔接,形成由东盟经百色至成渝地区到欧洲的国际陆路大通道,贯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对接,共建跨境经济合作园区、跨省经济合作园区、飞地园区科创飞地,促进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构建通道与产业融合的高质量联动发展轴。

     专栏1 各县(市、区)开放发展重点方向

靖西市:打造面向中国中南半岛开放的前沿城市、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试点。以龙邦口岸为重点依托,壮大口岸经济,突出发展保税物流、边境贸易、进口资源加工、跨境旅游、中药材等产业。

那坡县:打造茧丝绸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生态康养避暑旅游示范县、稳边固边示范县。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发展边境贸易、落地加工、茧丝绸、香料精深加工等产业。

德保县:打造面向东盟的文化旅游合作示范区、生态农业示范区。突出发展加工贸易、乡村旅游、仓储物流、新材料、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

右江区:打造右江河谷城镇带核心区、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区、区域性医学中心、国家体育冬训基地。突出发展现代商贸物流、农产品深加工、现代林业、跨境电商、医疗康养等产业。

田阳区: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菜北运基地、中国东盟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突出发展铝精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民族文化旅游等产业。

田东县:打造百色生态型铝配套基地与石化产业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示范区、农村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西南化工集聚区、新时代教育文化城。突出发展绿色循环生态农业、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矿产深加工等产业。

平果市:打造新型城镇化试点市、广西新型工业城市、桂西民营经济集聚区。突出发展智能制造、节能环保、新材料、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产业。

凌云县:打造生态强县、全域旅游示范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提升凌云茶叶、油茶、乌鸡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发挥中国长寿之乡优势,发展康养食品、康养服务等产业。

乐业县:建设康养避暑胜地、有机农业示范基地、自驾和户外运动旅游目的地。发挥世界长寿之乡优势,突出发展大健康、生态旅游、有机农业、高端服务业等产业。

田林县:打造高效林业经济示范县、绿色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生态康养、山水旅游,推动壮剧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发展壮大林产品深加工、清洁能源、现代农业等产业。

隆林各族自治县: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重要绿色能源基地。突出发展铝精深加工、现代农业、生态康养(民俗旅游)等产业。

西林县:建设有机农业(茶业)示范基地、桂西地区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先行区。突出发展农林加工、中医康养、休闲旅游等产业。

第三章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积极改善发展环境,加快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和建立促进开发开放的新机制、新体制、新平台及新政策体系。

第一节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

打造一流政务环境。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一枚公章管审批,打造试验区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一站式服务中心。推行容缺审批、先建后验、多测合一、多验合一、备案制度等,探索以告知承诺为基础的极简审批模式。大力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全面推广电子证照、电子印章、掌上政务等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行一窗受理网上办理,依托广西电子政务外网、壮美广西·政务云,打造“24小时不打烊政府。以重点园区为先行试点,深化招标投标制度、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持续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效率。

打造一流信用环境。建立优化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制度。分行业建立完善优化营商环境容错纠错清单,完善对新兴产业的包容审慎监管。强化政务诚信,建立政府违约失信责任追溯机制。深化行政综合执法改革,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影响。建立健全营商环境投诉和举报诉求处理机制,完善招商引资承诺事项、奖励政策兑现机制。探索开展百东新区及重点园区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第二节 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强化科技创新引领。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创业新格局,打造试验区双创升级版,提升创业带动就业能力。立足试验区资源产业优势,依托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百色职业学院等高校资源,加强国内外技术创新合作。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推进科研院所优化整合,成立百色产业研究院,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在上海、深圳等发达地区探索和推动设立科创飞地,形成外地研发+百色制造模式。

建强创新创业平台。依托广西百色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建设产业创新中心、数字产业创新创业集聚区。设立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重点学科实验室,争创国家芒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新型铝合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打造国际铝产业科技创新基地、国家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基地、广西右江干热河谷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创新创业人才聚集,推动校地、校企合作,积极发展专业化众创空间,打造区域性创新创业合作平台。规划建设百东新区产教融合新城、现代教育资源核心集聚区,打造国家级、自治区级产教融合试点城市。积极创建国家级、自治区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极吸引各类人才入园发展。优化创业投资发展环境,引导创业投资企业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

第三节 创新人才保障机制

完善人才培育引进政策。制定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政策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计划,实施乡村振兴、红城汇智、高端人才、助企升级、蓝领精英系列人才培育和集聚工程。建设与产业发展相配套的职业院校,为试验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保障。推进以事前产权激励为核心的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试点。完善人才评价认定、创新型岗位人员激励机制,探索建立将科技成果权属全部或者部分给予成果完成人机制。建立专家对口支持试验区建设机制、智库引进和共享激励制度。制定完善落户、子女就学等便利化政策措施,开发人才公寓项目,探索推进市属国企科技人才股份和分红激励制度。深化事业单位薪酬制度改革,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或到企业兼职兼薪。探索试行聘任制公务员制度。

搭建多层次人才创业就业平台。建设专业化、规范化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区和人才服务基地,积极鼓励和引导国内外科技成果到试验区转化,给予创新创业人才金融支持和政策扶持。依托龙头企业、重点产业园区、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设立政产学研用多元化参与的新型研发机构,吸引科技型人才就业,加快重点产业瓶颈攻关和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大对人才小高地等创新平台的扶持力度,大力建设人才飞地

第四节 创新土地管理机制

创新项目用地管理制度。对列入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非营利性重要民生项目用地,优先纳入用地规划。对属于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和有利于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项目,优先保障建设用地计划指标。鼓励探索试行专项用地指标核销制,对列入《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推进的自治区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自治区保障。试验区重大项目林地指标实行绿色通道审批。

构建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探索规范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主体,构建入市服务和监管体系,盘活释放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探索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开展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等相关区域评估,综合运用评估结果,实现拿地即开工。提升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管理和服务水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存量建设用地循环利用。

构建土地要素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方式。探索工业项目用地兼容复合利用。鼓励实行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期出让等灵活多样的土地供应方式。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模式、路径。探索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有偿使用制度,构建节余指标跨省(区)、跨市交易平台,开展节余指标交易自主定价,将符合条件的废弃矿山复垦土地纳入土地增减挂钩指标范围。稳步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鼓励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或转让。

第四章 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着力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重要节点作用,全面加强与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国内省市的互联互通,强化与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的衔接,积极参与建设中国东盟多式联运联盟,打造西南地区经百色联通中国中南半岛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便捷国际大通道。

第一节 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加强与贵阳、昆明等周边重点枢纽城市互联互通,强化与北部湾城市群有效衔接,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推进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融合发展。优化枢纽场站布局,加强百色市内河港、无水港建设,改善口岸交通衔接条件,提升龙邦、平孟等口岸交通便利度和货运服务能力。完善枢纽衔接设施,推进直达内河港物流园区的铁路专用线建设。加快对接中欧班列,建设海铁联运、跨境公路运输有机衔接的多式联运体系,创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重磅规划发布!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未来要这么建设→ - 靖西网

图2 试验区交通规划示意图

加快陆路运输通道建设。规划建设一批铁路、高速公路,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提升现有一纵三横运输通道,推动云桂沿边铁路和沿边高等级公路建设,优化铁路货运站布局,实现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高水平互联互通。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西线主通道全面贯通,开通百色至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并实现规模化运营。

提升右江航道通行能力。实施右江航道能力提升工程。建设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工程,改建田阳那坡大桥、田东那恒大桥,加快金鸡滩水利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建设,推进那吉、鱼梁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建设,提升通航能力。加大港口设施升级改造力度,提升水运设施专业化水平,建设集装卸储存、中转换装、运输组织、客运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港口。

专栏2 交通运输重点建设项目

铁路:规划建设黄桶至百色铁路、云桂沿边铁路、南昆铁路百色至威舍段增建二线,靖西至龙邦铁路,以及靖西天桂铝业有限公司铁路等一批专用线。规划百色至河池铁路。

高速公路:建设隆林委乐至革步、百色至那坡、兴义至广南(广西段)、巴马经凌云至田林、乐业至东兰、平果经德保至那坡、册亨至富宁(广西段)、百色机场高速公路。改扩建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

普通国省道:G219喀纳斯至东兴(百色段)、G323田阳过境公路,G212乐业逻西经幼平至乐业、S306平果旧城至田东公路,S215平果经驮湾至隆安、S217新建田林县八渡大桥及连接线工程,改建田东大桥、田阳那坡公路大桥。

水运:百色水利枢纽过船设施工程、那吉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鱼梁航运枢纽二线船闸工程、金鸡滩水利枢纽船闸工程提升改造,推进那茂二期、头塘、卫东、永平、那厘等一批港口作业区建设。

发展民用航空和临空经济。实施百色机场改扩建工程,提升机场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重点加密至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市等国内经济发达城市航线,拓展优化至成都、昆明、贵阳市等国内省会城市航线。推动通用航空发展,建成乐业通用机场,规划建设靖西、平果等通用机场,推动开展低空空域开放试点,拓展通用航空新业态。推进路空一体化和路空经济港示范建设。

第二节 提升口岸开放和通关便利化水平

进一步提升口岸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设龙邦国际性口岸,推动平孟口岸高水平建设,在条件成熟时,申报岳圩口岸、新兴边民互市贸易点对外开放。研究设立百色航空口岸和百色水运口岸。推动平孟和岳圩边民互市贸易点转型为边民互市贸易区。统筹百色市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布局,对设立进境粮食、冰鲜水产品、肉类等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开展评估,在条件成熟时申报。加强龙邦、平孟、岳圩等智慧口岸建设。整合百色辖区海关机构,研究设立百色海关。建设口岸全信息化通关系统,打造集口岸通关执法管理和物流商务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完善车辆自助查验系统配套设施及业务功能,全面提升口岸车辆通关效率。落实中越两国汽车运输协定,推动恢复开行国际直达运输线路,探索开通中越跨境货运直通车,推动人员、车辆边检通关便利化。

第三节 加强能源设施建设和对外合作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供应和消费清洁低碳转型,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因地制宜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生物质发电等非化石能源。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大力发展新型储能,依托红水河、右江干支流大中型水电站和富集小水电,推动建设水风光(储)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鼓励园区、社区等建设源网荷储一体化和智能微电网项目。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和智能化改造,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加强城市电网建设,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建成安全、可靠、绿色、高效的智能电网。

加快电力改革创新。推动广西电网与地方区域电网、企业自建电网融合发展,推进一张网建设。持续开展能源领域放管服改革,提升获得电力指数。支持企业参与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降低市场化准入门槛,扩大电力市场化交易范围;开展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打破政策性制度性壁垒,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独立供电区供电体制改革,降低用电成本。

加强能源开发合作。加强天然气管道规划建设,统筹天然气管网建设管理,实现天然气县县通,依托北部湾能源基地,建设通往云南省的天然气管网。加强与云南、贵州的跨省区电力合作,争取跨省区输电通道纳入国家规划或建设计划,推进与周边地区电网互联互通。

第四节 加快建设智慧边境城市

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试验区范围内全面推进5G商用,全面开展城区5G网络基站建设。进一步推动光纤宽带网络普及,按需扩展自然村的光纤网络覆盖面。加快推进高速光纤网络,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移动物联网建设,提高与4G5G移动网络的融合。推进智慧百色建设,加快无线政务专网建设,规划建设智慧百色政务服务平台,推动建设智慧边海防项目,加快百色新型云计算数据中心、中国东盟(百色)商务信息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的数字边境联防指挥调度联动中心,全面提升边境管理水平。

第五章 推动产业深度开放合作

发挥区位及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铝产业链优化升级,壮大特色现代农业,积极培育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强化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粤港澳大湾区对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第一节 打造中国东盟铝产业基地

扩大铝产业国际产能合作。依托百色生态型铝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深化生态型铝产业国际产能合作,积极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构建跨境铝产业链供应链。规划建设资源、能源进口加工基地,推动以国际贸易新方式扩大原材料进口渠道,建设面向东盟的产业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中国东盟(百色)铝产品仓储交易中心,构建出口铝深加工产品加工贸易产业链。拓展东盟国家铝消费市场,支持并引导企业建立境外生产基地、设立办事窗口和贸易型企业。在试验区注册氧化铝交割品牌和设立氧化铝等有色金属交割仓。

推动铝产业链优化升级。坚持绿色优先发展战略,大力支持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推动与周边地区水电开发合作,电力能源结构向水电及其他清洁能源倾斜,力争闯出一条符合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要求的铝产业优化升级新路子,实现新型生态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大力提升铝精深加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实施重点园区信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提升工程,加快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优先在试验区布局国内领先的铝产业龙头企业、重大项目,充分发挥龙头企业集聚带动效应,发展壮大工业用铝、包装用铝、建筑用铝、交通用铝、电子家电用铝等关键产业链,加快发展精铝、高纯铝、汽车和轨道交通用铝、航天用铝等高附加值铝精深加工产业。

强化铝产业科技创新。规划建设国家级先进铝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提升国家铝金属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服务功能,加快建设国家级铝产业研究院,打造支持铝产业链优化升级的研发体系。促进重点铝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及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合作,组建铝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铝制造智能化改造,建设智能云服务平台,推进智能制造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

第二节 积极开展农业对外开放合作

提升现代农业开放合作水平。加强与中欧班列等有效衔接,提升中国东盟农产品交易中心、百色一号班列运营水平,提升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的集散功能和辐射能力,打造面向全国、连接东盟的农产品贸易示范区。建设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等合作载体。充分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平台,在种子培育、农机设备研发、技术标准互认、替代种植、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加强与东盟国家合作。

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立足试验区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建设一批集团化、标准化种养基地,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集群。高质量建设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果园子基地、南菜北运绿色产品基地。设立芒果等相关农产品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推进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建设。围绕百色芒果、脐橙、沙糖桔、猕猴桃等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强化对东盟、中亚地区和中国大西南等区域农产品的集散功能。加强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探索开展森林经营先行先试。积极开展动植物疫病防治国际合作,增强对国际国内市场的辐射能力。

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建设中国东盟农业综合技术示范研究基地,设立国家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学科实验室,打造国际农业科技研发创新平台,推动种业、科技、设施装备、生物农药、技术标准互认等国际合作。强化与自治区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及东盟国家农业科研院所等合作,加快推动良种繁育和优质高产高效科技示范工程建设。

专栏3 现代特色优势农业重点平台及项目

重点园区及平台:百色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百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油茶高产高效核心示范区、农业对外开放合作试验区、广西百色现代林业产业园、田阳重金循环经济(百色林业)产业园、天成(田东)国家有机农业综合体、田东循环农业产业园、平果高端绿色家具家居产业园、西林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园、凌云茶产业园、田林生态林产业园、隆林各族自治县现代特色农业四个万亩产业示范园。百色芒果研究院、国家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基地、田东国家芒果种质资源圃。

农业种养项目:芒果、番茄、茶叶、油茶、桑蚕、柑橘、猕猴桃、山楂、黑猪、林下鸡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提升工程,芒果、柑橘、蔬菜、油茶、八角、桑蚕等百万亩工程,深圳百色农产品供应链项目。200万亩国家储备林基地、畜牧生态养殖示范基地。

农产品加工项目:百色芒果全产业链开发示范项目、百色山茶油精深加工项目、田林八渡笋精深加工项目、那坡边境农业综合示范区、右江河谷5A级百万头生猪屠宰项目、高端胶合板智能制造项目,松香、桐油、八角、茴油等香料加工项目。

第三节 积极承接境内外产业转移

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强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地区对接,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城市的产业合作,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部湾城市群产业协作,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和科技协同创新合作力度,加快深百产业园、深圳龙岗百色靖西龙邦跨境合作产业园等园区建设,积极承接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五金建材、农机具、生物医药、铝基新材料等产业,积极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轻工制造业,打造西南地区轻工制造新基地。鼓励与国内省区发展飞地经济,创新财税分成、园区共管等合作开发模式。

加强国际产能合作。积极与东盟国家、RCEP成员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产业合作,鼓励龙头企业走出去合作开发铝、锰等矿产资源,共建合作园区。探索国际贸易新模式,建立高标准的重点产业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推动企业与第三方合作组建多国企业参与的大宗商品物流服务集团。发挥与越南、老挝等国家毗邻的区位优势,推动共建农业合作区、边境深加工产业园区等国际合作园区,加强共建特色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加大对境外开发和利用煤炭、铝土矿、废铝等资源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提供便利化条件。

第四节 大力发展旅游健康产业

深入挖掘健康养生、特色医疗、中医药壮瑶医药等资源,搭建中医诊疗、康复、培训等特色中医药壮瑶医药康养服务平台,发展康养、康复器械、健康食品等产业。规划建设康养产业集聚区,建成一批示范基地、智慧旅居康养社区,打造面向东盟的国际医疗合作先行区、中医药健康养生国际综合服务平台。规划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基地,鼓励研发和生产中药饮片、中成药、生物制品等产品。深化提升生态旅游、红色文化旅游、民俗风情游、边关游等品质,打造跨国精品旅游线路,建设沿边国家风景道,力争建成2个以上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强红色旅游景区重点设施保护和修缮,提升百色红色旅游品牌影响力。推进桂滇黔旅游集散联合体建设,构建互利共赢的桂滇黔旅游圈,研究开展中越跨境自驾游,推动旅客自助通关。推动设立外国人口岸签证机构。

专栏4 旅游健康产业重点项目

大健康产业项目:建设百色生命健康城(面向东盟的国际医疗合作先行区)、中国东盟康养基地,建设一批森林康养基地、智慧旅居康养社区。

文化旅游项目:百色起义纪念园5A级景区提升工程,靖西大峡谷、乐业大石围、凌云浩坤湖创建5A级景区,建设凌云泗水缤纷田园综合体、右江区福禄河旅游度假区、军旅文化旅游公园、中越跨境旅游合作区、百色市国际旅游集散中心、中越田园综合体。

第六章 构建沿边高质量开放型经济体系

以越南等东盟国家为重点区域,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积极借助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中国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党委书记新春会晤等机制平台,深化拓展与RCEP其他成员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贸投资合作。

第一节 深化与东盟贸易投资合作

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促进边境贸易发展的政策,推动靖西市、那坡县开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创新互市贸易进口用于落地加工的原生中药材监管模式。加快建设龙邦综合物流园、那坡龙岗边境贸易扶贫产业园、德保进出口加工贸易园区等园区,大力发展果蔬、水(海)产品、粮食、矿产品、茧丝绸、中药材等边境落地加工,打造沿边加工产业带。积极推动跨境劳务合作。创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出口商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扩大铝深加工产品、农产品等产品出口。推动设立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积极建设面向东盟的日用品、建材、五金、机电等特色商品市场,培育发展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物流、跨境电商等业态。对外商投资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设外商投资企业一站式服务平台,完善外资企业服务直通车协商机制,促进外资向重点园区、重点产业集聚。创新实施更有竞争力的招商引资政策。

第二节 面向东盟深化金融开放合作

创新跨境资金管理方式,提升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便利化水平,推动边境贸易使用人民币结算。鼓励银行在试验区探索建立中国东盟(百色)货币现钞跨境调运通道。推动开展人民币对越南盾柜台挂牌交易,发展人民币与东盟国家货币银行间区域交易市场。推行个人本外币兑换特许业务。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外资金融机构在百色国际金融科技产业园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跨境投融资和保险等业务。鼓励东盟金融企业设立跨境基金,拓宽外资投资收益跨境汇兑结算渠道。推动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在毗邻的越南口岸设立境外分支机构。积极推动设立百色地方商业银行。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规划建设矿产权、林权、碳汇权和知识产权等要素交易平台。升级推广农村金融改革田东模式,做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金融服务,全面升级农村金融组织、信用、支付、保险、担保和村级服务体系,创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试验区。

第七章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继续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建设乡村美、产业旺、生态好、农民富、治理优的乡村振兴样板。

第一节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加强因病返贫致贫风险防控。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继续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持续改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脱贫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乡村学校、医疗机构设施和文化体育配套设施设备。积极探索脱贫人口稳定就业长效机制,推动就业培训、就业岗位开发、劳动力资源管理市场化。深化拓展东西部协作,推动粤桂、深百对口协作向全方位开放合作延伸。

专栏5 农村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健康乡村行动:老年养护院示范项目,老年人宜居社区创建工程,医联体工程。

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乡村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工程,城区义务教育教师支援乡村教育工程,乡村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师资标准化配备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行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文化体育设施提升行动:乡村文化站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文体设施现代化改造。

第二节 开展乡村振兴先行示范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优先安排,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现代农业庄园规划建设,着力建成一批种植类庄园、畜牧类庄园、渔业庄园,形成布局科学、结构合理、特色鲜明、效益显著的庄园经济带,推动试验区农业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乡村振兴样板工程。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支持脱贫县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健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支持力度。加强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农业文化遗产等保护、修复和利用,保存乡村风貌。全面协调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以乡镇建成区为重点,实施设施、服务、产业、品质、治理等五大提升行动,建成一批各具特色的美丽城镇。支持田东县开展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扩权强镇试点。

    专栏6 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及乡村振兴工程

乡村振兴示范试点工程:稳步推进田东县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试点工作,每个县(市、区)每年打造1个以上乡村振兴示范带、3个以上乡村振兴试点村、10个以上乡村治理示范村。建设覆盖靖西市6个乡镇、那坡县4个乡镇、德保县4个乡镇的边境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覆盖右江区、田阳区、田东县、平果市4县(市、区)共16个乡镇的右江河谷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覆盖凌云、乐业、田林、西林、隆林5县共12乡镇的绿色发展区乡村振兴示范带。

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工程:2025年底,每个县(市、区)打造3—5个现代农业庄园,争取建成50个以上带动力强的现代农业庄园。争取到2030年建成80个现代农业庄园。

农村整体面貌提升工程:实施美丽庭院、精品村、特色村和美丽乡村风景线、示范乡镇、先进县、示范县联创联建工程。

乡村硬化路提升工程:乡乡通二(三)级公路,推进农村公路危桥改造、隐患路段安全防护、通自然村道路硬化建设。

物流配送与农村网络建设工程: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无人机村村通物流试点工程、物流配送网点全覆盖工程、农村4G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村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工程。

数字百色广电云村村通户户用工程:推进壮美广西·智慧广电项目工程建设,实现百色市所有35户以上的自然村光纤联网。

水利及农业节水工程:百色水库灌区、凤圩灌区等大中型重点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北部干旱大石山区供水保障工程等一批引调水、区域或跨区域水资源配置工程,县级以上城市第二水源建设工程。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农村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工程,农业节水工程。

  

第三节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人才、土地、资本和数据等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探索建立进城落户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退出农村权益制度,搭建城乡产业协同发展平台,完善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体制机制。健全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优先将政府债券资金向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项目倾斜。通过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支持城乡融合发展典型项目建设,加大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推动金融机构对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大中长期贷款投放规模和力度。

第四节 建设美丽城乡

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实施基础设施补短板五网建设三年大会战,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市政公共设施。探索建立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机制,全面推进美好生活服务站建设。进一步加强村庄规划编制工作,逐步实现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全域村庄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农村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加强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统筹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保护治理、环境绿化美化。

第八章 促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

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屯(社区)建设,持续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吸引边民留守边境地区,打造繁荣安宁稳定边疆。

第一节 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

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和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加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积极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示范基地、示范单位。整合资源,加大投入,创建一批边境示范乡(镇)。积极推动靖西市、那坡县列入国家兴边富民行动中心城镇建设试点范围。选择有条件的抵边自然村开展农村社区建设试点,扶持建设一批抵边新村和抵边自然村。鼓励和扶持边境地区常住居民抵边居住生产,动态提升边境03公里范围内边民补助标准,重点提升护边员、边境联防队员等边境群防组织补助标准。加强与越南等东盟国家产业合作,推动建设农业合作区、跨境工业园区,引导企业到抵边村庄开展帮扶行动,支持抵边自然村产业发展,带动边民致富。支持边民按规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

第二节 提升沿边村屯公共服务水平

加大边界管理维护投入力度,建设边境地区全媒体信息室、数字边境联防指挥调度中心,提升边境地区社会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与越南边境管理合作,建立跨国跨区域维稳联防联控联打联调机制。联合云南省推进沿边铁路、公路等通道建设,加强边境乡镇客运站、边境物流枢纽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提高公路路网密度和等级。在公共设施建设领域探索推广以工代赈模式,拓展边民增收渠道,加大对边境地区中小型公益性项目支持力度,提高抵边村屯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全面推进边境地区应急广播体系、广播电视安全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加强边境地区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建设,提升边境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信息通信水平。加大对边境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口支援力度,大力发展边境地区远程医疗,持续推进基层医护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改善边境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强边境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加大对边境地区家庭困难学生的助学贷款支持力度。加大边境地区中小学教师补充力度,优先满足沿边村屯教师补充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加强边境地区司法所建设,精准排查、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确保边境地区和谐稳定。

      
第九章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与跨境合作

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第一节 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按照三区一轴空间布局,严格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推进相关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并加强监督。强化土地用途管制,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确保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和指标重点用于交通基础设施、重要民生设施、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复垦土地指标优先交易。统筹安排生态环保资金,探索建立右江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加大流域补偿资金向右江中上游地区倾斜力度。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和环境污染治理,杜绝滥采乱挖,推动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系统持续优化、整体功能持续提升。加强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保护,抓好重点湖泊、流域的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实施封山育林育草、人工造林、森林抚育、草地建设、棚圈建设、坡改梯、小型水利水保配套等工程。加强国土综合整治,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珠江防护林工程、生态公益林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严防重金属污染,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创新森林经营机制。创建全国森林经营试点示范单位,探索森林经营管理新机制和新方法。积极探索天然林、公益林托管模式,打造全国低产低效林改造示范区,争取将未纳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范围的天然林全部纳入公益林管理,落实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完善公益林管理政策,提高重点公益林质量和建设管理水平。

专栏7 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修复工程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封育保护、坡耕治理工程,万峰湖、澄碧湖、下雷河流域生态功能提升与综合整治工程。

生态屏障与生态走廊建设:生态公益林、重要水源林保护工程,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保护工程,田林县引南入乐江河连通治旱工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核心区内的原住居民生态移民工程。

矿山高效复垦技术示范:平果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绿色矿山达标工程。

土壤污染治理:工业污染地块、污染农用地块修复治理工程。

    

第二节 全面推动绿色发展

强化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控制,积极淘汰落后低效产能项目。以有色金属、石化、煤电、造纸等高耗能行业为重点,选择典型产业园区开展节能改造。推进园区供热、供电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系统优化。引导企业推行清洁生产,促进节能降耗减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工作。加快木材加工、煤、电、铝、锰、造纸等资源型产业升级改造,推进铝、石化项目的主要工艺技术和设备效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推广先进适用的绿色技术,创建一批生态循环农业产业示范村(基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构建绿色循环产业链。

专栏8 绿色发展工程

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工程:加大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力度,打造国家级、自治区级绿色制造示范项目。

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工程:推进赤泥、粉煤灰、电解锰渣、红石膏、锰铜尾矿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以及赤泥选铁、氧化铁粉生产、铝土矿尾矿回收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城乡污水处理产业化发展工程:探索实施城乡黑水、灰水分离,黑水转化为沼气和颗粒化肥料,沼气转化为绿色能源,颗粒化肥料还原农田等工程。

医疗废物及危险废物处理工程:推进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设施扩能升级改造。

环境监测监管能力建设工程:推进环境质量监测网(点)标准化建设。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跨境合作

探索跨区域环保合作新模式,推动与广东省建立珠江上游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滇黔桂进一步建立完善万峰湖生态共同保护、共同治理、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生态环境联动合作。探索构建跨省流域水质目标生态补偿的制度框架体系,建立合理的流域生态补偿标准体系,切实落实右江流域、万峰湖等珠江上游地区跨省界生态效益补偿。加强与越南跨境生态环保合作,共同建设生物多样性走廊,推进跨界大气污染治理、跨界河流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等领域合作,共建边境地区森林防火林带、沿边生态屏障。积极推进建设中国东盟生物多样性保护交流合作中心。

重磅规划发布!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未来要这么建设→ - 靖西网

第十章 开展人文交流合作

发挥百色市与越南等东盟国家地缘相近、人缘相亲优势,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和全方位的人文交流合作,深化文化、旅游、医养、教育、体育等领域合作,夯实民意基础,为共建一带一路、增进民心相通作出更大贡献。

第一节 加强多民族文化交流

加强壮、瑶、苗、彝、回、仡佬等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深入推广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推动中越边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文化惠民富民示范带。举办面向东盟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品展示交流活动,推进民族文化国际交流。建设国家体育冬训基地、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平果国际智慧运动健康产业园等,继续举办好丝路杯中国东盟乒乓球赛、马拉松赛等国际赛事,加强对外体育交流合作。

第二节 加强教育交流合作

面向东盟开展教育交流合作。加强与东盟国家党政人才治国理政培训交流合作,依托百色干部学院建设中国东盟教育培训基地、全国党政干部培训基地。支持右江民族医学院、百色学院等院校适度扩大东盟留学生比例。推动有条件的中小学校与东盟国家学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开展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交流。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和职业院校走出去,在东盟国家建立教学培训基地和开展合作办学。

打造多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推进百色学院上划区管、新增硕士学位授权与更名大学等工作,建成高水平多科性大学。推动右江民族医学院升格,建成区域性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加强商贸、旅游、东盟语种、医护、铝产业、亚热带农业等特色学科建设。与东盟国家合作培养各类非通用语种人才,支持设立一批汉语、壮语、东盟语种双向培训基地和研学基地。

开展职业教育资源合作。打造产教融合城市,争取发达地区高水平高职院校或专业建设单位对口支援百色职业学院等职业院校。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滇黔川等地区教育合作,通过联合办学、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等形式加强职业院校对口合作,提升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学校管理水平,培养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利用教师进修平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创建百色教师进修学院,与东盟国家开展教育进修培训合作。

第三节 深化医疗卫生合作

推进百色市与东盟国家有关城市签署医疗卫生合作协议,实现医疗资源互认共享,开展远程医疗、边境医疗咨询救助和妇幼健康合作。深化医护人员交流互鉴和技术培训合作,强化卫生综合监管交流合作,举办中越国际医疗卫生合作交流论坛。依托靖西市边境公共卫生应急救治中心,建立完善突发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共建边境跨国医疗救助绿色通道。加强边境地区疫情防控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疾病信息沟通交流,健全边境地区应急医疗救助机制,打造中国东盟康养基地、面向东盟的国际疗养基地和国际医疗合作先行区。

第十一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强化党对试验区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建立健全试验区建设工作领导体制机制,健全高效的执行机制,加强监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试验区人民群众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部署,共同推动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尽职免责、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先行先试。

第二节 加强组织实施

将试验区建设列为自治区人民政府重点工作,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广西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要加强统筹协调,加大部署力度,协调解决重大问题。指挥部办公室要发挥协调作用,督促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加强对试验区建设指导和支持。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主动担当,切实抓好本规划各项任务落实,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百色市人民政府要认真履行试验区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力量,完善机制,抓好规划实施。

第三节 推进规划执行

进一步完善规划执行体系,形成“1NX”的政策体系,“1”即本规划,“N”即在本规划基础上针对相关专业领域形成N个三年行动方案,“X”即配套完善X项政策举措,有力有序推进本规划落到实处。制定年度实施计划,针对本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明确责任主体、实施进度要求,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做好国土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做好专项规划与本规划的协调。

第四节 强化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跟踪评估制度,按年度开展总结评估,每5年开展中期评估,并最终开展终期评估,试验区建设重大事项形成专题报告及时上报。发挥人大作用,依法推进试验区建设;发挥政协作用,凝聚社会力量支持试验区建设;发挥新闻媒体和群众社团的桥梁和监督作用,营造良好的政策和制度环境,深入宣传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试验区建设。

附件:1.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目标(2021—2030年)

      2.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制度创新清单

      3.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平台项目建设清单

重磅规划发布!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未来要这么建设→ - 靖西网
重磅规划发布!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未来要这么建设→ - 靖西网
重磅规划发布!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未来要这么建设→ - 靖西网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 此帖被大运河在2021-12-05 15:53重新编辑 ]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