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6005阅读
  • 3回复

微信扫一扫分享精彩

分享到

 

广西南路壮剧
发于2020-10-13 我有话说评论

广西南路壮剧 - 靖西网

广西南路壮剧 - 靖西网

壮剧

是壮族戏曲剧种的统称。2006年5月20日,壮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广西,壮剧又分为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和壮族师公戏 三个流派。今天将着重向大家介绍南路壮剧。

广西南路壮剧 - 靖西网

南路壮剧最早形成于清道光年间。马隘人黄现炯早年流落南宁,在邕剧班当伙夫,道光二十五年(1845)返乡时将邕剧带回故乡并组班演戏,称为马隘土戏,初时用汉语演唱,但因演员不会汉语,改为由师傅在后台唱,演员在前台演的双簧形式演出。

辛亥革命前后,逐渐发展为唱做和一的戏曲形式,改唱当地民歌,用壮语演唱,但仍保留了后台提词的习惯。建国后吸收流行在当地的壮族提线木偶唱腔,使南路壮剧的唱腔更为丰富。南路壮剧流行于使用壮语南部方言的地区如靖西、德保、那坡、大新、天等、田东、田阳等县。

广西南路壮剧 - 靖西网

唱腔特色

南路壮剧源于当地民间歌舞,因受提线木偶戏的影响,最初为唱做分开的"双簧式"演唱形式,后逐渐丰富发展而为戏曲形式。唱时常用"呀哈嗨"衬腔,故又叫"呀嗨戏"。

广西南路壮剧 - 靖西网

主要唱腔有平板、叹调(慢板类);

采花、喜调(中板类)

快喜调、高腔(快板类);

哭调、寒调、诗调(散板类)等。

南路壮剧在行腔时,还采用"一人唱众人和"的帮腔形式,演员在台上演唱,乐队在后台助唱。帮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衬词、拖腔,末句为重句全帮。这种帮腔手法,无论在制造舞台气氛,烘托剧情环境,还是对人物内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

广西南路壮剧 - 靖西网

经典剧目

主要为《解臼》、《双状元》、《双花配》、《宝葫芦》、《百鸟衣》等。

表演特色

南路壮剧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当大略分为生、旦、净、丑四行,花脸分大小花脸,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

壮剧生、旦、净、丑的表演特点是:

生行表演温柔、大方、朴实,常用中八字步与正、反摆手法,显示出壮族男子汉的气势。

旦行常用转扇舞等身段,表演娇媚灵巧,显示壮族女子的风姿。

净行常用重八字步、虎掌,显示壮族武士之风,表演豪放。

丑行常用多种眼法、手法、步法,表演灵活多变,诙谐、滑稽。

广西南路壮剧 - 靖西网

转给贝侬们

[ 此帖被锦绣儿在2020-10-13 22:07重新编辑 ]

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东西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20-10-14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20-10-14

呀嗨呀,呀哈嗨呀哈嗨嗨……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20-10-14
快速回复
限150 字节
 
 
添 加 图 片
<--上传图片在这里,多大图片都可以!
上一个 下一个
      关闭